《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已于2020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4次會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0年12月31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
法釋〔2020〕28號
(2020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4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規(guī)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一、關于一般規(guī)定
第一條因抵押、質押、留置、保證等擔保發(fā)生的糾紛,適用本解釋。所有權保留買賣、融資租賃、保理等涉及擔保功能發(fā)生的糾紛,適用本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
第二條當事人在擔保合同中約定擔保合同的效力獨立于主合同,或者約定擔保人對主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承擔擔保責任,該有關擔保獨立性的約定無效。主合同有效的,有關擔保獨立性的約定無效不影響擔保合同的效力;主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因金融機構開立的獨立保函發(fā)生的糾紛,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第三條當事人對擔保責任的承擔約定專門的違約責任,或者約定的擔保責任范圍超出債務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擔保人主張僅在債務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內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擔保人承擔的責任超出債務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擔保人向債務人追償,債務人主張僅在其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內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擔保人請求債權人返還超出部分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第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將擔保物權登記在他人名下,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擔保物權的情形,債權人或者其受托人主張就該財產(chǎn)優(yōu)先受償?shù)?,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span style="display:none">KHL巨野信息網(wǎng)-巨野較大的信息門戶網(wǎng)站-m.webdesigndailynews.com
(一)為債券持有人提供的擔保物權登記在債券受托管理人名下;
(二)為委托貸款人提供的擔保物權登記在受托人名下;
(三)擔保人知道債權人與他人之間存在委托關系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機關法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擔保合同無效,但是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jīng)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的除外。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擔保合同無效,但是依法代行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職能的村民委員會,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guī)定的討論決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的除外。
第六條以公益為目的的非營利性學校、幼兒園、醫(yī)療機構、養(yǎng)老機構等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在購入或者以融資租賃方式承租教育設施、醫(yī)療衛(wèi)生設施、養(yǎng)老服務設施和其他公益設施時,出賣人、出租人為擔保價款或者租金實現(xiàn)而在該公益設施上保留所有權;
(二)以教育設施、醫(yī)療衛(wèi)生設施、養(yǎng)老服務設施和其他公益設施以外的不動產(chǎn)、動產(chǎn)或者財產(chǎn)權利設立擔保物權。
登記為營利法人的學校、幼兒園、醫(yī)療機構、養(yǎng)老機構等提供擔保,當事人以其不具有擔保資格為由主張擔保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七條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違反公司法關于公司對外擔保決議程序的規(guī)定,超越權限代表公司與相對人訂立擔保合同,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法典第六十一條和第五百零四條等規(guī)定處理:
(一)相對人善意的,擔保合同對公司發(fā)生效力;相對人請求公司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相對人非善意的,擔保合同對公司不發(fā)生效力;相對人請求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參照適用本解釋第十七條的有關規(guī)定。
法定代表人超越權限提供擔保造成公司損失,公司請求法定代表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一款所稱善意,是指相對人在訂立擔保合同時不知道且不應當知道法定代表人超越權限。相對人有證據(jù)證明已對公司決議進行了合理審查,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構成善意,但是公司有證據(jù)證明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決議系偽造、變造的除外。
1/10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